2017年2月24日
黃琬茹醫師,曾在劉育志醫師創辦的「照護線上」平台,發表一篇關於帶狀皰疹的衛教文章。
時至今日,已經過了8年。
特效藥給付規定有改變,帶狀皰疹疫苗的更新也過了數年。
還是來幫大家抓一下重點,溫故知新。

Q:
為何會得到帶狀皰疹?
A:
年幼時曾罹患過水痘,水痘-帶狀皰疹病毒會潛伏在神經節裡面,等到人體免疫力變差時,伺機而動,引發皮膚及神經症狀。
帶狀皰疹好發族群(免疫力下降):
a. 超過50歲以上
b. 疲勞、睡眠不足
c. 感冒等急性感染後
d. 慢性疾病,如糖尿病、肝腎疾病、慢性肺病、風濕性關節炎、紅斑性狼瘡、血液疾病等等
e. 惡性腫瘤及血液疾病,正接受化療或放射治療者
f. 器官移植後,服用抗排斥藥物者
Q:
得到帶狀皰疹有哪些症狀?
A: 在發疹幾天至數週前,身體某一側會有皮膚異常疼痛、刺癢、灼熱、痠麻,而全身會有倦怠、頭痛等前兆,偶爾也會有發燒症狀。接著出現紅疹,成群的水泡沿著單側的體神經節成帶狀分佈(其中臉部三叉神經和胸腰部為好發部位),在3-14天內水泡進入化膿、潰瘍和結痂階段,通常會在2-4周內痊癒,留下疤痕和色素沈澱。
Q:
3. 帶狀皰疹可能會引發哪些嚴重後遺症?
(1)眼睛的帶狀皰疹:
若病灶長在眼睛周圍,表示侵犯到三叉神經第一分支(V1),尤其影響到鼻尖時,發生眼睛併發症的危險較高,需要儘早使用抗病毒藥,並且轉診至眼科專治角膜的醫師治療,避免失明危險。
(2)耳部帶狀皰疹:
若病灶出現在單側外耳道和耳膜,可能會有顏面神經失調、平衡感變差、甚至聽力受損等症狀。
(3)皰疹後神經痛:
急性期後,即使皮膚症狀痊癒,仍有一到兩成的人會留下神經疼痛、感覺異常的症狀,有時會持續數月至數年,年紀越大、一開始發病就較嚴重的人、免疫力差的人,發生神經痛的比率越高。
(4)蜂窩性組織炎:
水泡破掉後照顧不佳,造成傷口感染,嚴重者甚至得住院治療。
Q:
萬一得到帶狀皰疹,該怎麼辦?
• 多休息。抵抗力正常者,約兩週會逐漸自行痊癒。
• 避免傷口感染:不可抓破水泡,可於傷口處塗擦外用抗生素。
• 可以去斬皮蛇嗎? 避免塗抹偏方草藥及顏料在傷口及病灶上,以免造成皮膚刺激或傷口感染。
• 在72小時黃金治療期內,醫師就診,儘速使用抗病毒特效藥物,抗病毒特效藥物可以抑制病毒增殖、降低疼痛、縮短病程。
注意治療期間多喝水,減少藥物蓄積產生的嗜睡等副作用。
健保給付範圍如連結。
若不符合健保給付規範,也可考慮自費服用,療程七至十天。其中傳統特效藥經由口服效率較差,一天最多必須服用五次,而新一代特效藥的口服效率較好,一天最多只需服用三次,較為方便。
• 神經痛:使用普拿疼、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(NSAID)、抗痙攣藥物、三環抗憂鬱症藥物、管制類止痛藥…等藥物作為症狀治療。
Q:
帶狀皰疹後神經痛(PHN)是什麼?有多痛?
帶狀皰疹皮膚症狀消失後,仍持續疼痛超過90天。起因於神經受損後尚未完全恢復,仍會不自主放電。
病歷紀錄上會寫VAS (Visual Analogue Scale)從1-10分來計算痛感。
Q:
飲食上有沒有什麼禁忌?
A: 除非有明確的飲食過敏,否則沒有飲食禁忌。需注意睡眠充足、均衡飲食,尤其是補充維他命B,可以加速傷口及神經修復。
Q: 我該去施打帶狀皰疹疫苗嗎?
A: 帶狀皰疹疫苗是加強版的水痘疫苗,可以降低帶狀皰疹和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發生的機會,年滿 50 歲接種兩劑,費用約1萬多,詳情請洽各地基層診所

Q:
沒長過水痘的人,也會得到帶狀皰疹嗎?也需要打帶狀皰疹疫苗嗎?
A:
不會,從未長過水痘的人,體內並無潛藏的水痘-帶狀皰疹病毒,所以不會發生帶狀皰疹。
未長過水痘的族群,若擔心被傳染水痘,可以施打水痘疫苗,台灣在民國93年起,對一歲足歲以上嬰兒全面施打公費水痘疫苗,在民國92年之後出生的孩童,幾乎都有施打過。若不確定,可參考兒童健康手冊之預防接種時程及紀錄表。
帶狀皰疹疫苗及水痘疫苗均為活性減毒疫苗,孕婦應避免施打,以免造成胎兒異常,施打後也應避孕一個月。
未長過水痘的族群,若擔心被傳染水痘,可以施打水痘疫苗,台灣在民國93年起,對一歲足歲以上嬰兒全面施打公費水痘疫苗,在民國92年之後出生的孩童,幾乎都有施打過。若不確定,可參考兒童健康手冊之預防接種時程及紀錄表。
帶狀皰疹疫苗及水痘疫苗均為活性減毒疫苗,孕婦應避免施打,以免造成胎兒異常,施打後也應避孕一個月。
留言
張貼留言